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禁毒委员会关于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部署,积极响应苏州市“青盾计划”号召,近期,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博翼青协禁毒实践队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禁毒宣传与社会调研活动。团队以专业为基、以实践为径,跨越江苏、新疆、贵州、浙江、陕西等多省,深入社区、学校、禁毒教育基地与乡村基层,开展禁毒宣讲、问卷调查、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构建“全民识毒、全民防毒、全民拒毒”的社会防线注入青春力量。
立足专业,深化认知:基地参观与系统学习
在苏州禁毒展览馆,团队开展参观学习与社会调研。通过“牢记历史”“识毒危害”“毒潮汹涌”“禁毒先锋”等主题展厅的沉浸式体验,团队成员系统了解了毒品的历史沿革、种类特征、危害机制及禁毒政策。现代化展陈技术与实物模型相结合,使抽象知识变得可感可触。随后开展的问卷调查聚焦居民对禁毒知识的认知与态度,为后续宣讲提供数据支撑。

随后,团队分赴江苏无锡、贵州贵阳禁毒教育基地开展学习调研。比较两地调研结果后发现,当地居民对传统毒品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社区宣传和网络,了解传统毒品的危害,但对新型伪装毒品警惕性不足。在调研学习后,团队成员精心设计实践方案,进一步开展禁毒教育宣传活动。

创新形式,精准施策:多元宣讲覆盖全年龄段
针对不同群体特征,团队设计并实施了差异化宣讲策略。面向青少年,通过“笔墨书禁毒,青春不染毒”主题课堂,将书法艺术与禁毒教育相结合,引导孩子在书写“无毒”中内化拒毒理念;通过情景模拟、“拒绝五式”肢体训练等形式,帮助学龄儿童识破毒品伪装,筑牢心理防线。


面向老年人,团队更注重直观与实用。在江苏苏州学府社区,团队以“无毒青春,让爱重生”为主题,通过图文讲解、案例剖析、视频播放等方式,系统介绍毒品危害与防范要点,并结合老年人生活场景提出具体建议。

面向村民与居民,团队更强调案例警示与生活化语言。在浙江慈溪梅园村委会,团队针对村民日常生活特点和认知习惯,采用当地方言从毒品定义、种类、危害三个层面展开宣讲,结合真实案例剖析吸毒后果。活动结束后,团队还通过问卷收集反馈,优化宣讲内容与形式,确保禁毒知识真正入耳、入心、入行。

面向游客,团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化、内容生活化的讲解服务活动。在新疆乌鲁木齐禁毒教育基地,考虑到游客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的特点,采取“短频快”的讲解策略,帮助游客不仅了解了毒品的危害、防范毒品的重要性而且增强了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博翼青协禁毒实践队以“青盾计划”为依托,以专业知识和青年热情为武器,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扎实的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公众禁毒意识,也锤炼了团队成员们的组织能力、调研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未来,博翼青协禁毒实践队将继续走在禁毒宣传的第一线,让“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声音传得更远、扎根更深,为构建无毒中国、平安中国持续奋斗,为禁毒事业贡献高校青年的智慧与力量。(严丹旎)
